针灸手法多样,最重要的是得气,今天我们就着重讲讲针灸如何得气。针刺必须在得气的基础上施行适当的补泻手法,才能获得较满意的疗效。针刺有无得气,是决定补泻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临床实证研究表明:得气快的病人,疗效比较好;得气慢或不得气的,往往收效慢或效不著。新经。络
因此,在临床上如遇有针刺不得气的病人,可采取如下的措施来促使得气。
一、留针候气法新经络
留针待气,要全神贯注观察针下感觉,慎守勿失。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大约留针10~20分钟左右,有时不必动针,经气可自来。
《素问·离合真邪论篇》说:“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已至,适而自获。”便是对此最真实的写照。
二、循摄法
《金针赋》说:“气不至者,以手循摄,以爪切掐,以针摇动,进捻搓弹,直待气至。”
“凡下针,若气不至,用指于所属部分,经络之路,上下左右循之,使血气往来,上下均匀,针下自然气至”这是杨继洲在阐发《金针赋》中以手“循摄”的方法时说的名言。
这种循摄催气的方法, 中医临床运用较常见
三、捻转捣动法
陈会在《神应经》中指出:“用右手大指及食指持针,细细动摇,进退搓捻其针,如手颤之状,谓之催气”这种方法是摇针、提插、捻转相结合的催气法
这样才能达到针刺补泻的目的,而取得较满意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