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痰湿生百病”:痰湿到底是何物?如何辨别痰湿体质?

杏林大讲堂
2022-12-20

由于人体脾的运化水湿功能下降,或水液在体内的循环、排泄过程中遇到障碍,水液会在体内形成异常的积聚,成为一种病理物质。这种异常积聚的水液,中医称之为“痰饮”。


其中秽浊、黏滞、稠厚的部分,叫作“痰”,另外清稀、澄澈、透明的部分称为“饮”。


『中医体质』痰是什么?痰湿体质又是什么?


因此,中医意义上的“痰”,并不是单单指日常所说的产生于肺部、通过咳嗽可以排出体外,并能被我们所看到的痰。中医的“痰”,更多地还包括因为水液代谢障碍而产生的病理产物。


比如肥胖,中医就称之为“痰”。由于这个“痰”不像肺部的痰那样可以被我们直观地认识到,所以中医又把它称为“无形之痰”,而把产生于肺部、通过咳嗽可以排出体外,并可以看到的痰称为“有形之痰”。这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医“痰”的概念。


“有形之痰”主要存在于肺,可能是自身水液代谢障碍所产生,也可能是外界邪气侵袭肺部所产生,这种痰产生后,可以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能被观察到,因此比较好理解。


在感冒咳嗽的时候常会见到有“痰”,但我们有没有注意过这样的一个细节:同样是肺里咳出来的痰,在性状上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


比如有的痰呈白色黏胨状,有的痰色白而稀薄,有的痰呈白色泡沫状,有的痰色黄而稠厚,有的痰呈灰黑色,有的痰呈黄绿色……为什么同样是痰,却会有这么多变化?


仔细分析一下,无非在两个方面存在差异:一是质地,有稠厚、稀薄、泡沫之分别;二是颜色,有白、灰黑、黄、黄绿的差异。


1

痰的不同质地和颜色是什么意思?

       

痰的质地有稀有稠,颜色有黄有白,其实跟体内是否有热是有关的。我们想象一碗白糖水拿火去烧,是否会随着时间推移,原本的无色糖水液体会逐渐变稠变黄。


因此道理是一致的:体内有热,那么痰就黄稠,体内无热,那么痰就稀白,而黄稠的程度越高,也就反映了体内热的程度越高。


中医上,把色白而稀,或呈泡沫样,或呈胶胨样的痰称为“寒痰”;把色黄而稠厚,甚至为黄绿色的痰称为“热痰”。

       

由于寒痰和热痰所反映的本质是完全相反的,所以对寒痰和热痰的治疗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治疗寒痰要温化寒痰,而治疗热痰则要清热化痰。


但无论寒热,在其治法上都侧重一个“化”字。“化”的意思,其实就是需要把浑浊物质变澄清,这就是“化”。中医在治疗各种痰症时使用的化痰药,就相当于把痰浊分解、沉积,从而容易让正气把痰邪去除。


图片


西医对痰的认识,其实也分两种:一种是感染性的痰,如细菌、霉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引起的痰;二是渗出性的痰,往往由于呼吸道黏膜细胞分泌黏液过多而形成。


其中,使用抗生素对细菌感染引起的痰有一定疗效,而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痰以及渗出性的痰,西医办法不多,那中医又是如何看待和治疗这些“痰”病的呢?


中医认为,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本来就存在于空气当中,正常情况下并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和影响,只有当体内水湿过度积聚,形成了过于潮湿的内环境,这些微生物才会大量孽生、繁殖,从而对人体的健康造成破坏,产生各种疾病。


因此,对于这类疾病。人体内在环境的“潮湿”才是这类疾病的真正根源。就好比梅雨季节环境潮湿,霉菌得以大量繁殖,因此东西容易发霉。既然在自然现象中你可以认识到潮湿的环境是霉菌繁殖的主要原因,难道人体就不一样吗?

       

那么,内环境的潮湿引起的痰又该如何治疗呢?在日常生活中,潮湿往往和阴雨联系在一起,如果晴空万里、阳光普照,当然就不会形成潮湿的环境。


有句话叫“烈日当空,阴霾自散”,就是这个道理。烈日能驱除潮湿,主要靠的就是它的热量,所以我们在治疗这类痰的时候只要使用性能温热的药物使体内产生一种“烈日当空”的效果,潮湿的“阴霾”散去,这就消除了水湿在体内聚集的根源,杜绝了霉菌等微生物生存繁殖的环境,从而能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引起的痰以及渗出性的痰有快捷的疗效。


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就已经提出治疗本病的原则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这在现在看来,仍是那么卓有远见,由此,我们不得不由衷地佩服古人探索生命和疾病奥秘的方法和思路。


图片


2

如何判断体内是否有无形之痰?


中医判断体内有无“无形之痰”,主要依据有四个:


肥胖。中医说的“肥人多痰湿”,就是指肥胖的人体内多有“无形之痰”存在,因为脂肪具有“痰”的秽浊、黏滞、稠厚的特性,它是积聚在体内的水湿中的秽蚀部分凝聚而成。


舌苔厚腻。厚腻的舌苔,是体内水湿秽浊过多最直观的表现。


肿块。凡是肿块颜色不红,突起于皮肤表面,呈结节状,按之软或韧。内含水液、黏液或黏胨样物质的,在中医上都称为“痰块”。


滑脉。“往来流利,如珠走盘”,指我们摸到的脉象就像是珠子在光滑的盘子上滚动这么流利迅捷。滑脉的出现是体内有痰浊的特征性表现之一,也是中医诊断“痰”的主要依据之一。

         

       图片


       

另外,脾对水湿的运化不足,导致水湿在体内积聚,水湿中的秽浊物质会在人体某一部位凝结形成痰块如人体出现囊肿、肿瘤、骨结核、包块等。


如果痰饮聚集在血脉,阻塞经络,随着人体的气血运行而到达全身各处,可引起中风、痹证、痿证等肢体经络病变,引起肢体麻木,手足厥冷;也会引起西医上讲的血脂、血压升高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如心悸心慌、心律失常、粥样硬化。


此外,痰还会影响到人的精神状态,如果痰湿的秽浊之气阻碍了人体正常的精神思维活动,则会使人出现自言不止、郁郁寡欢、无故悲伤等抑郁型的精神失常性疾病。由于中医认为“心”是人体神志的主宰,所以这类由“痰浊”过盛而引起的精神失常,中医上称为“痰迷心窍”。


图片


3

痰具有游走性


朱丹溪:“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


痰具有“无处不到”的特征,中医上把很多的怪病或是各种方法治疗效果不佳的疾病都责之于“痰”,所以中医上有“怪病多由痰生”的说法。


这一理论,给诊治疾病增加了新的思路,有些疾病虽然辨证正确,用药也对证,但临床效果却并不理想、这时,我们便可以考虑加入化痰的方法很多时候可以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




图片

痰湿体质自测


1、头晕、头痛、头重
头为清虚之府,元神所居,如痰湿上犯,干扰清空,则头眩、头痛,或头蒙闷重,或迁延不愈或时好时发。

2、呕恶或呕吐痰涎,或胃肠中有水声漉漉
痰湿之邪留伏于胃肠,造成胃失和降,腑气受阻,故常作呕恶或呕吐痰涎,或胃肠中水声漉漉。

3、口粘、口腻、口干不欲饮水
痰饮上逆,故常有口中粘腻。痰浊本为津液所化,但又反过来遏阻津液的运行,故时而口干但不想饮水,如饮水过多,反而呕恶。

4、咽喉中似有物梗塞,吞吐不利,时消时现
一般始于肝气郁结,情志失和,肝病犯脾,导致肝脾不和,脾运化失司,津液聚而为痰,随气上壅,阻于咽喉。故咽喉似有物梗塞,吞吐不利。痰时聚时散,亦随肝之疏泄,与情志表现时现时消。

5、大便粘裹痰涎,或大便秘结不畅
痰浊留伏胃肠,随便而下,则大便粘裹痰涎。如痰浊留伏肠中,遏阻腑气,则大便反而秘结不通,但粪便并不干结。

6、低热身困,或自觉身热不扬,体温并不明显升高
痰为阴邪,其性粘滞,痰浊内伏,遏阻阳气,阴遏阳郁而发热,其特点是身体困重而发热不扬。

7、胸闷憋气,喜叹气、槌打
痰饮停伏胸中,胸中阳气被遏阻,气机运行不畅,故常感胸闷憋气。叹气和槌打,气机暂得舒展,故患者常大声叹气或槌打而后快,此亦常与肝之疏泄失责有关。



健康英才学院目前在全国均有分校区以及合作机构为大家提供中医职业技能教育,业务涵盖:中医师承、针灸、正骨、推拿、膏药、母婴、产康、诊断、创业等类别。如有需要可拨打电话:13002062625(微信同号)。




图片

图片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推荐文章